说说宋词的派别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qq空间说说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说说宋词的派别的话,这一篇说说宋词的派别应该是您需要的。
说说宋词的派别
1、花间词派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晚唐五代时,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五代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和凝、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人的500首词作。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之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称为“花间派”。花间派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一句。纵观花间词派一十八位词人,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品词风浮艳,多写情爱。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 2、南唐词派 南唐词人主要指南唐二主(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冯延巳。冯延巳学问渊博,多才艺,工诗,虽贵且老不废,尤喜为乐府词。词作数量居五代词人之首。他不仅开启了南唐词风,而且影响到宋代晏殊、欧阳修等词家。南唐中主李璟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南唐后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3、晏欧与北宋早期的小令 这是指晏殊登上词坛之前或者开始创作不久的一个时期,大约在真宗朝的后期与仁宗朝的前期(大约为公元1040年之前)。流传至今的作品则仅仅只有十几位作家的数十首小令。这一时期作家流传至今的作品大都只有一篇或三五篇,他们仅仅是偶尔为之。从宋人的史料、笔记等记载来看,这一阶段词的创作现状就是如此。这是宋词创作的一个萧条冷落期,或者称之为宋词创作的序幕阶段。这一阶段比较有特色的作家有王禹偁、寇准、潘阆、林逋、宋祁、范仲淹等人。 北宋词初祖——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有《珠玉词》三卷,存词一百三十余首,几乎都是短小的令词。 4、柳永和慢词的发展 比较早地接触到“慢词”创作的词人有欧阳修、张先、柳永等人。在慢词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词人便是柳永。而且,柳永还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使之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口味,开创了“俚俗词派”。柳永是宋词发展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正是因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道路。他的创作为宋词的发展展示出灿烂的前景。 柳永以毕生精力从事词的创作,在词的创作上,他是个全才。他既有创意之才,又有创调之才,在创意与创调两方面都充分表现出他的创新精神。 5、婉约派——秦观、李清照 秦观深受柳永词风影响,沿着柳永开辟的创作道路前进,其慢词创作也成绩斐然。秦观留存的慢词的数量虽然远远不能与柳永相比,但是,在委婉言情、铺叙展衍方面还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接受了柳永词的影响,还比较全面地继承了唐、五代词的成就,特别是接受了李煜和晏、欧、张先、宋祁等人的影响。从内容方面看,秦观词沿袭了花间以来婉约词的传统,以描写恋情相思、离愁别恨和迁愁谪怨为主,富有个人的真情实感。不仅如此,他笔下的恋情与别情往往与个人的不幸身世交织在一起,终于形成了一种秦观所特有的那种深沉浓重的哀愁。就这方面讲,他又很象李煜,他在自己的词里较多地化用李煜的词句,并不是偶然的。他学习柳永,在慢词创作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他对柳永并不亦步亦趋,而是有所继承,又有所摒弃。他继承了柳永的铺叙手法,在铺叙中发展情景交融的表现技巧,同时还特别注意织进身世畸零的憾恨,并有意避免柳永部分词中出现的粗露与俚俗。这就使秦观的词形成了一种典雅凝重与流丽婉转的风格。 6、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是革新的主将。他打破许多成规,在词中表现了自己自由的个性,被时人归纳为“以诗为词”之变革。苏轼在这一方面并不符合当时词人与批评者的审美口味。然而,恰恰就是这种对传统的突破,体现了苏轼对北宋词坛的卓越贡献。继柳永之后,苏轼给词之创作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他的创作为以阳刚美著称的豪放词派之产生开拓了先路、奠定了基础。 苏轼是这样一位极其个性化的、天赋极高的、富有革新精神的作家,在词的创作领域,他当然也不甘心简单地沿袭、模仿前人,不甘心委屈自己去适应“艳情”、“隐约”等传统的创作框框,不甘心居柳永等名噪一时的词人之下。他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带入词的创作领域,以诗的内容与题材入词、以诗的风格和意境入词、形式与技巧的诗化,追求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成为北宋词坛最具变革精神的词人。 1、花间派代表作 温庭筠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 (pín)洲。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 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韦庄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2、南唐词派 冯延巳 作者:冯延巳 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小令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几道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4、柳永的慢词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5、婉约派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豪放派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弃疾《破阵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qq说说宋词的派别
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引三首宋词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故称人生词三境界.
第一种境界的诗句引自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种境界的诗句引自柳永的《凤栖梧》: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的诗句引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32633561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而剖析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看戏者,观棋者吗。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来拉~~有语文的地方就有我!!!!选我做最佳答案!!!
词一开始就风格不同: 文人词如李白、张致和、白居易等作品,行文雅致含蓄;民间词如敦煌曲子词,口语直白热情。 五代时词坛一般有两派: 以温、韦二人为代表的花间词派,多写艳词,近于民间词风,“词为艳科”,应由此而来,《花间集》多收录之,多为前蜀、后蜀官吏。只是韦、李几人有所不同。 以李煜父子为代表的南唐词,成员多为南唐君臣,词风文雅委婉,有贵族气质。 宋为三派: 同样是婉约派,柳永趋俗,晏、欧风格近南唐,秦观以后出现婉约,周、李之后雅词大成,白石清空…… 另外就是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一派了。 贺铸比较另类,兼有二家之长。 某些词人虽归于某一派别,对他的词却不能统而论之,如李清照虽属婉约,却有《渔家傲》类大气手笔,辛弃疾虽属豪放,也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类清新之作。 也有以周、姜为格律派的。 还有将以周、晁端礼为代表的北宋末期大晟府应制词臣归为“大晟词派”,歌颂太平,风花雪月。 明词于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词人群中形成不同的风格,不象宋代几派几乎囊括了所有词人,如一代词宗杨慎等很多词人都未归入以下几类: 台阁体:学大晟词风,主要特征辞藻华丽、歌功颂德,拍马远过于大晟,内容却空洞无物。以杨士荣为代表。 打油体:除了句式、合韵外,词已不词,纯属游戏之作,宣德、成化年间泛滥。 理学体:在词中表达性理或人生哲学,缺少情感和艺术的感染力。 吴门词派:以文徵明、唐伯虎、祝枝山等苏州文人为代表,都以文为业,脱离政治、崇尚自由,唐、祝等词风近曲,文徵明词雅格高。 清代: 云间词派:以“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征舆为首,形成于明末崇祯年间,追求纯情自然。 西泠词派:即陆圻等“西泠十子”,皆出陈子龙之门,是云间词派在浙江的分支。 柳州词派:以曹尔堪为代表,风近“花间”,云间词派羽翼之一,明亡前后始有豪迈悲凉之气。 阳羡词派:以陈维崧为宗,崇“意”主“情”,以悲慨激扬和凄清萧瑟等多侧面的情思,浓重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的心态。 浙西词派:以朱彝尊、厉鄂为代表的“浙西六家”、前后“吴中七子”等,主张醇雅清空。 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为代表,追求复古,更多地表现为词学理论,于词本身无多大成就。 另有吴伟业、蒋春霖、京词三家、清末四家等未归入。
没有一个概念有其他小派别,可以从时间推移来看,花间派为初级追求词藻华丽露骨,来到极简美学的宋代开始淡雅的婉约派,之间有柳永创长调和俚语拓宽词的创作渠道,后来豪放派的开祖苏轼也起到同样作用,从此宋词不在拘泥小家碧玉,和唐诗齐名。南宋经过李清照和辛弃疾的高潮后,一些词人的作品开始忽视了意境,比如被张炎称为七宝楼台的吴文英,不成片段。再到明清则形成了词评的前扑后拥。
我的回答呢?
宋词词牌名目繁多,初步统计就有1600多种,如果算上词牌的别名就更多了。在眼花缭乱、精彩纷呈的众多词牌名中,若论浪漫雅致,我认为当属《点绛唇》莫属。惆怅千回君可忘,耳鬓厮磨点绛唇。想象一下:在春晨夏夜、秋晓冬晚、花前月下,或风情万种、佳人对镜,或脉脉含情、笑对爱人,为自己或为她轻点红唇,这是多么温馨浪漫、值得一生记忆与回味的事啊。
作诗填词,本身除却真情实感之外,倘若要完整表达感情,便也需要技巧和方法。所以我把自己在填词过程中,对于词牌的把握和写法技巧的个人体会,作一些整理并记录下来,于人于己,或许有所帮助。——皛玊题记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沙头雨、南浦月、十八香、点樱桃、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双调41字,前段4句三仄韵,后段5句四仄韵。另有41字前后段各5句四仄韵,43字前段4句三仄韵,后段5句四仄韵等变体。
《点绛唇·浅醉情关寞》(词林正韵第十六部)
一缕清风,心舟无棹尘埃落。
花丛蝶掠,轻许风中诺。
素笔从容,怕惹秋心错,窥红萼。
芊眉柔弱,浅醉情关寞。
绛,指赤色,火红。点绛唇是指古代女人把嘴唇点成红色,就像现代女子涂抹口红。调名取自南朝“江郎才尽”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咏美人春游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古典君认为,这个词牌最美的就是这个“点”字。
《点绛唇·再把春相寄》(词林正韵第三部)
月影堪幽,任风拂面门斜倚。
此情谁记?瑶佩思罗绮。
别样心欢,再把春相寄。梦还碎。
举樽无味,却道人千里。
京剧昆剧中也都有这个调子。在京剧中,《点绛唇》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以此来表现场面的宏大和增强气氛。
《点绛唇·肠断斜阳畔》(词林正韵第七部)
时到残春,杏成青蕊桃花缱。
梅园深院,柳翠穿双燕。
君去千山,路远何时返?愁心婉。
情随云乱。肠断斜阳畔。
此调一共9句,有7句用韵,而且是用仄韵(古典君多次看到网上有人以平韵填此词,实为缪也),韵密。除了上下片开头一句,其余全是以仄声结韵,音节拗怒。此调主要句式为4个四字句、3个五字句、1个七字句、1个三字句。
《点绛唇·飞花愁无数》(词林正韵第十六部)
雨夜风萧,飞花最惹愁无数。
独依寒阁,未语珠先落。
锦字鸳书,谁记三生约?鬓霜索。
难评对错,空许千年诺。
此调从第二句开始,句句仄韵,于拗怒之中,层叠韵脚。通过句式反复变化,来增强余韵。重点是要注意字词简练明快,在句式之间突出层次感。切忌句式绵密。
《点绛唇·自困多情扰》(词林正韵第八部)
月映寒枝,风摧香坠殇多少?
誓言何了,转眼成空杳。
赋阕千千,自困多情扰。怎和调。
相思无恼,此意何须表?
写作时要注意的是,开篇的七字句不能太过激烈,初学者可尝试写景,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倾力过多。下片最后三韵,以三,四,五的句式排列,音节尤快,注意放宽笔法,明显的塑造层次感。
《点绛唇·凝眸思何处》(词林正韵第四部)
无语凝眸,横箫临岸思何处?
芳草无数,行到斜阳去。
庭院深深, 池畔蒹葭舞,风情吐。
云遮薄暮,且把心河渡。
此调平缓凝重,有很强的顿挫感,不适合作细腻的描写,或直抒胸臆,适于表达苦涩情绪。
《点绛唇·看尽红尘破》(词林正韵第九部)
残夜微凉,薄情噬肺心眉锁。
枕寒独卧,赋曲谁人和?
惆怅千回,看尽红尘破。欲问那。
耳鬓厮磨,君可相忘么?
风摧香坠殇多少,飞花最惹愁无数。用文字堆砌缠绵,用诗句吟诵情愫。古典君会为大家奉上更多的诗词原创文章。让我们一起尽情享受古韵诗词婉约凄美的独特魅力!
文中使用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谢谢!本文系百家号独家首发,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抄袭责任。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柳永 秦观 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 陈亮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2633561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像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 "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
在进化论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和“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宋朝被野蛮民族灭掉,这就是结果,而士大夫群体人格的堕落,从这个帮闲享乐的社会就开始出现征兆了。
宋词的由来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於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8792.html?wtp=tt
李清照著有《词谱》~
她说~词别是一家..
~
宋词的派别主要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明代人张铤最早提出“婉约”和“豪放”的 概念。他于明万历年间著《诗余图谱》三 卷,取一百多首宋词,用黑、白圈标识平 仄,这是最早的一部词谱。词分婉约派和豪 放派之说,也由此传开。 婉约,即婉转含蓄。 词本是为了娱宾遺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 怨。五代时期便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人承 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 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婉转柔美之风。 婉约派 的主要特点是词的内容比较狭窄,侧重描写男女恋情,词的结构缜密深细,音 律婉转和谐,语言清丽圆润,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词风长期主宰词坛,且一 直延续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很多词人皆受其影响。 豪放派因与婉约派在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因 此,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其为“异军”、“别派”、“别宗”。 豪放派 的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一般认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 词,悲壮苍凉之感溢于词间,发豪放之先声。之后,苏轼大力提倡写豪壮词, 想要与柳永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人奠基阶段。南宋词论家王灼曾说苏轼作 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此后,经贺铸中传,加 上发生了靖康之难,使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这一时期除产生了豪放词领袖 辛弃疾之外,还有李纲、朱敦儒、陈亮等词人。在豪放词风统领词坛之后,由 于南宋国势衰败,风雅词兴盛,词人们的豪放之气或返典雅,或转成悲叹之 感,宋词也由此而走向衰微。 豪放派的特点是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 而且更喜欢把军国大事之类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一样地反映生活,所 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 率。但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故有些豪放词有词意晦涩、 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