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乐的伤感说说-qq空间说说大全-豆豆语录网
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关于可乐的伤感说说

关于可乐的伤感说说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关于可乐的伤感说说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关于可乐的伤感说说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关于可乐的伤感说说



关于可乐的伤感qq说说



大概看了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就会明白吧《可乐》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来源于赵紫骅的真实生活,是他的母亲在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之后,遇到了同样受过情伤的爱人,当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幸福的时候,赵浴辰的继父却病逝了。赵紫骅根据母亲的真实故事写下了这首歌,并代替继父唱给妈妈。两个经历这么多的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他却要先离开,可他还是希望她好好的,就像歌词里写的“可要听我的话别再为他犯傻了可能你不快乐 可我要你快乐”

1、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当所有的梦想被现实磨洗的一干二净,当平庸的日子被繁琐填充,我再也没有了年轻时浪漫激越的心情。

2、人生本该如此: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地去实践自己的梦想,不要怕。作出了选择,就要勇敢地承担责任和后果,不要后悔。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

3、不要为了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4、有人问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我该怎么说呢就像以前我爱喝可乐但现在我情愿喝白开水以前和我天天在一起感情好到人尽皆知的朋友现在已经殊途陌路以前我偏执冲动现在却学会权衡取舍了一样很多东西已经变了但我自始自终都还是我啊。

5、不联系,是因为你的冷淡告诉我打扰你了;不主动,是因为根本打动不了你。虽然我有一万种想见你的理由,却少了一种能见你的身份。你过你的生活,安静的住在我心里就好。不打扰,是我爱你最后的方式。

6、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分别之心,要保护自己的不同;但最终,你应该带着这种不同与世界更好地相处。

7、亲爱的姑娘,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么一个人,他让你的欢笑和泪水都有意义,他善待你,把你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

8、这个世上,根本没有因为相爱而必须分手的事情。当他说出这种话的时候,你大可以去抽他嘴巴,因为这是最卑鄙无耻的借口。爱情的重要特质就是自私和占有。当他爱你时,只会把你占为己有,根本不可能拱手相让。所以,说喜欢你而不能在一起的都只是暧昧,说爱你而要离开的都是逃避责任。

9、真正能够看破一切红尘痴迷,透彻一切业障,丢弃一切迷惑的最佳时机,则是在人生最后的生死之间。在那一刻,你想到的人,看的事情,回忆起的往事,那才是真正的真实,那才是真正的永恒。

10、调整自己的心态,生活失意时,静品命运苦乐韵味;人生腾达时,静听生命辉煌乐章。许多人的失败和痛苦,不是出不去,而是回不来。

11、若深情总被辜负,余生尽是孤独又何妨。我像疯子一样喜欢你,你却想瞎子一样看不见。青春总是多了伤感,凉了时光,疼了心脏。

12、每天都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每天都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每天减少一些无谓的抱怨,生活就会充实一些,与梦想的距离也就更近一些。

13、外貌决定有没有可能在一起,性格决定适不适合在一起,物质决定能不能稳定的在一起,信任决定能不能长久的在一起。

14、寂寞无声,心流浪的无形,而文字却墨染了生命,用那最显眼的黑。恋上了文字,喜欢用那浮华的文字写着唯美的悲凉,宣泄着处世的寂寥,流淌着爱与被爱的伤。文字成殇,寂寞成瘾。

15、在你不谙世事时和你一起许下心愿要一起看遍世界的人,和那个,在你涉世已深后同你长厢厮守的人,可能不是同一人。不过没关系,毕竟相聚离开,终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16、每当你无聊的时候,总是会给你短信的那个人,才是关心你的人。不要因为习惯就觉得那是应该的。你应该知道没有事又没有企图,还会给你电话的人不多了,如果聊很久的话你应该懂得为什么。

17、没有人的青春,是踩在红地毯上微笑地走过。那些焦躁,烦闷,忧郁,彷徨,其实都是青春的成人礼。当我们再也无法什么都不管不顾,才发现“青春”已经离我们远去。

18、写作,是因为内心有痛苦,非要表达不可。伟大的文学,是一个不老的梦,也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它逼一个写作者经过长年的寂寞岁月,啃食自身细密的经验,啃食爱、痛苦、绝望,啃食一切,然后以想像、以艰苦的努力,凝成独特的声音。

19、人生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去描绘,玩弄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20、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些人在戳了别人痛处的时候,还要以一种对方怎么这么小心眼的语气责怪对方,但你不知道对方多少次被你戳到痛处又不想伤和气,只能哈哈笑对。那种感觉就像被你扇了耳光却只能把打掉的牙齿往肚子里吞,而你却还以开个玩笑而已,至于这么较真吗?来责怪对方。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悲情球队一:40年代的都灵队。 这是意大利最古老的一支球队,40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当时这支超级军团横扫亚平宁半岛无一敌手,连坐了四年冠军王座,堪称一览众山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49年5月4日,意大利足球史上最悲惨的一幕降临到都灵头上。  当时,眼看就要实现联赛五连冠,拥有九名意大利国家队球员的都灵队,在一次空难中全部丧生,致使都灵队元气大伤四十年未得以恢复,直至今日,仍无法再现当年之辉煌 悲情球队二:50年代末的曼联队。 这是英格兰最富传奇色彩的球队,50年代末期,以一群青年球员为主的曼联队日见成熟,开始走向欧洲。  1958年2月6日,刚刚在欧洲冠军杯八强战中淘汰南斯拉夫红星队而进入半决赛的曼联队在归国途中,因飞机失事,导致23人丧生,其中包括当时英格兰队的头号球星邓肯。爱德华兹。这场空难,使曼联队夺取欧洲冠军的时间延迟了十年。 悲情球队三:90年代初的南斯拉夫队。   南斯拉夫是东欧的传统强队,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辉煌的篇章,但90年代初的那支南斯拉夫队,却实在令人同情。在1990年世界杯八强赛上,他们在缺少一人的情况下,将后来的亚军阿根廷队打的只有招架之功,可惜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败北。当时的阵容堪称豪华,拥有号称“三朝元老”的苏希奇;有“东半球马拉多纳”之称的斯托伊科维奇;有红星队的“三个火枪手”普罗辛内茨基、萨维切维奇、潘采夫以及武约维奇、尤戈维奇等明星,而后来大名鼎鼎的苏克、博克希奇等人当时都只能当替补,得不到上场机会。  两年后,在1992年欧洲杯预赛中,南斯拉夫队一帆风顺地获得了小组第一,进入欧洲杯八强赛,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南斯拉夫被禁止参赛,替代他们参加比赛的丹麦队倒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荣获冠军,谱写了新的童话。那以后,南斯拉夫分成了几个国家,一代英雄们也是天各一方,也许只有球迷们还记得他们曾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悲情球队四:80——90年代的苏联队。 苏联队一直是以黑马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足坛,但是这种情况到80年代初有所改变。1982年世界杯时,苏联队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他们仅仅是因为净胜球少于波兰而未能进入四强。到了1986年世界杯前,苏联队被认为是夺标的大热门之一,不仅拥有金球奖获得者布洛辛、还有被叫做“雅辛接班人”的著名门将达萨耶夫,以及别拉诺夫、阿雷尼科夫、扎瓦罗夫、普罗塔索夫、契瓦泽等一大批当红球星。  他们在小组赛中大胜东欧老牌强队匈牙利(6:0)一役堪称经典,在与普拉蒂尼为首的法国队的比赛中也差点让对方遭受“滑铁庐”(1:1)。以第一的身份进入十六强,可是在对比利时的复赛中,由于裁判的误判(比利时两个进球都是越位),3:4不敌对手,当时被认为爆出了不小的冷门(比利时后来获得第四名)。  1988年欧洲杯,苏联队先后战胜了荷兰(1:0)、英格兰(3:1)、意大利(2:1),杀进决赛,最后获得亚军。但90年代初,同样由于政治原因,苏联解体,一下子变成了十几个国家,实力和心态都大受影响。在1992年欧洲杯上,随着他们(当时叫独联体队)0:3完败给苏格兰,一个颇具实力,正在上升的球队就此消失了。  更让人遗憾的是,如果苏联不解体,过一两年,他们又会拥有一名超级射手——舍甫琴科,这将是一支多么可怕的球队啊。 悲情球队五:50年代初的匈牙利队。 50年代初是匈牙利足球的鼎盛时期,由普士卡士、科启士、博日克、格罗希奇等世界一流球员组成的匈牙利队以精巧的技术和崭新的打法震动了国际足坛,引导了足球史上的一次革命。  这支球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攻击力极为强大,简直可说是无坚不摧。1953年,面对旧日的霸主英格兰队,他们毫不客气地以6:3大获全胜,这是英格兰队第一次在主场失利。一年后,面对来到客场准备复仇的英国人,匈牙利的小伙子们更是以7:1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在1954年世界杯上,他们同样所向披靡,小组赛9:0胜韩国、8:3胜西德,随后的淘汰赛中又以4:2分别战胜了上届的冠亚军乌拉圭和巴西队(这两场比赛普士卡士都因伤未上场),最后的决赛对手是手下败将西德队,当他们以2:0领先时,匈牙利人认为大局已定,放松了节奏,结果被顽强的德国人连扳三球,轻敌(小组赛曾大胜对手,决赛又领先),伤病(普士卡士带伤上阵),运气不佳(门柱和横梁三次阻挡了他们的进球,一个进球被误判)使他们只能接受“无冕之王”的称号,这是他们四年中唯一的败绩,可却是最关键的一战。  虽然只拿到亚军,但普士卡士和科启士以及格罗希奇分别被评为世界杯的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以及最佳门将。更为悲惨的是,上天不给他们报仇的机会,1956年,苏联入侵匈牙利,普士卡士、科启士等球员都流落到了西方,尽管他们在皇马、巴萨开创了第二次辉煌,可是再也没有找到为国效力的机会。   悲情球队六:70年代的荷兰队。 在70年代前,荷兰在欧洲只是个水平一般的国家,但是谁能想得到,足球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就从这里开始。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打法,令人耳目一新。场上的队员除门将外,全部参加进攻,也全部投入防守,因此在保持强大攻击力的同时,防守也更加巩固。  荷兰队采用这种打法,在世界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4年,不但战胜了东欧的保加利亚(4:2)、东德(2:0),而且南美三雄乌拉圭(2:0)、阿根廷(4:0)、巴西(2:0)也都败在荷兰人的脚下。1978年,他们又先后战胜了伊朗(3:0)、意大利(2:1)、奥地利(5:1)等队;那时的荷兰队,实在锐不可挡。  不幸的是,两次世界杯的决赛,荷兰人都功亏一篑,两次都是在占据场上优势的情况下输给了东道主。但不管怎样,克鲁伊夫、伦森布林克、克洛尔、内斯肯斯以及阿里汉等人的英名将永载史册。 悲情球队七:80年代的巴西队。 从90年代开始,巴西国家队在1994、1998、2002三届世界杯上获得两次冠军,一次亚军,但在球迷们眼里,近20年来,只有80年代初的那支球队才是最好的。  这支球队,尤其是它的中场组合,济科、法尔考、苏格拉底等大师们把艺术足球发挥到了极致,水银泻地般的进攻,令人眼花缭乱的传球,看他们踢球才真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在他们参加的两届世界杯上,布洛辛、达萨耶夫率领的苏联队(2:1);达格利什、斯特拉坎领衔的苏格兰队(4:1);博涅克为首的波兰队(4:0);布特拉格诺领军的西班牙队(2:1);甚至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带队的阿根廷队(3:1)都成了他们脚下的败将。  即便是他们失利的场次,也无一不是世界杯上的经典佳作。1982年,他们小看了意大利队(意队小组赛打的一塌糊涂),在只要打平就可以进入四强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进攻,结果遭到罗西的偷袭而失利。1986年,他们在与拥有铁三角的法国队交手时,双方演绎出了世界杯历史上艺术足球最高境界的对抗,最后在点球大战中饮恨(公正地说,在这场比赛中巴西人占有优势)。  两届世界杯虽然只输了一场(90分钟),但却两次都只能名列第五,是这支巴西队最大的悲情所在。 悲情球队八:80年代的英格兰队。 这个时期的英格兰队先后拥有希尔顿、罗布森、威尔金斯、布彻、莱因克尔、瓦德尔、巴恩斯、加斯科因等超级球星,实力相当强劲。  前后参加了1982、1986、1990年三届世界杯,但成绩不令人满意(两次第六,一次第四)。1982年,他们战胜了拥有铁三角的法国队、来自东欧的捷克队以及亚洲的科威特队,战平了鲁梅尼格领衔的西德队(后来的亚军)和东道主西班牙队,保持不败,可是由于赛制的原因未能进入四强。  1986年,英格兰先后赢了上届季军波兰队、南美的巴拉圭队,在1/4决赛上1:2负于后来的冠军阿根廷队,但如果不是马拉多纳的那个手球,最后谁胜谁负还真是不好说。1990年他们更是不走运,当他们先后战胜比利时、喀麦隆队杀入四强后,却在半决赛的点球决战中输给了后来的冠军西德队。  应该说,英格兰人三次都有机会,倒霉的是他们三次都没能更进一步。 悲情球队九:90年代的荷兰队。 自从70年代荷兰崛起以来,荷兰队从来都不缺乏球星,90年代更是这样。克鲁伊维特、戴维斯、德波尔、斯塔姆、奥维马斯、博格坎普再加上三剑客,怎么看都是豪华无比。  但是在90年代短短的十年间,荷兰人在世界大赛中多次打入四强、八强,但却一次也没有打进决赛。1992年欧洲杯败给丹麦,1996年欧洲杯负于法国,1998年世界杯惜败巴西,2000年欧洲杯输给意大利,四次都是点球失利,实在是太不走运了。 第四类:实力不足型,这类球队很多,个人认为苏格兰队是其中的代表。   悲情球队十:70——80年代的苏格兰队。 苏格兰队在整个70——80年代连续五次(1974、1978、1982、1986、1990)获得了世界杯参赛权,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连续参加五次世界杯的其他球队要么是卫冕冠军,要么是东道主),但是在这五届世界杯上苏格兰却从来没有进入过第二轮。  其实,这五次他们都有机会出线,但总是在对小组中最弱的球队比赛时没打好。请看,1974年,他们是世界杯上唯一保持不败的球队,但由于净胜球(对扎伊尔仅以2:0胜)比南斯拉夫和巴西少而未能晋级;1978年,他们能打败后来的亚军荷兰队,却被亚洲的伊朗队逼和;1982年,在3:0领先新西兰队时放松了,结果被对方扳回两球,也就是这两个失球使他们再次因为净胜球少而排在苏联队之后未能出线;1986年他们掉进了死亡之组,但在最后一场只要战平乌拉圭就可进入第二轮的情况下,狂攻了85分钟(开赛5分钟对方就被罚下一人)未能破门而再度饮恨;1990年,他们能战胜拥有布罗林等大腕的瑞典队,可是却输给了弱小的哥斯达黎加队。  细究起来,遇强不弱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中后场球员(前卫达格利什是欧洲银球奖的获得者;斯特拉坎是80年代欧洲最佳左边锋之一;后卫尼尔和索内斯是当时欧洲最强的俱乐部利物浦的两任队长)。而几次遇弱不强则是缺乏优秀的前锋。可以说,苏格兰自从丹尼斯。劳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世界级的超一流前锋。  锋线上实力不足正是这支苏格兰队不能获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也许,他们应该和不列颠岛上的其他球队组合一下,比如从当时的威尔士队借来著名的射手拉什或是马克。休斯)。 除以上十支球队外,还有一支球队特别值得一说:它是东方的泱泱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球迷,但是它苦苦冲击世界杯近20年,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延续到了新世纪,它才第一次获得了世界杯的参赛资格,可是三场比赛,一球未进,净负九球,着实令人汗颜。相当多的该国球迷,在屡次失望后竟产生了绝望心理,在一些重大比赛前往往盼着它输球。悲情悲到了这个份上,居然有了一丝喜剧的色彩。

  悲情球队一:40年代的都灵队。 这是意大利最古老的一支球队,40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当时这支超级军团横扫亚平宁半岛无一敌手,连坐了四年冠军王座,堪称一览众山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49年5月4日,意大利足球史上最悲惨的一幕降临到都灵头上。  当时,眼看就要实现联赛五连冠,拥有九名意大利国家队球员的都灵队,在一次空难中全部丧生,致使都灵队元气大伤四十年未得以恢复,直至今日,仍无法再现当年之辉煌 悲情球队二:50年代末的曼联队。 这是英格兰最富传奇色彩的球队,50年代末期,以一群青年球员为主的曼联队日见成熟,开始走向欧洲。  1958年2月6日,刚刚在欧洲冠军杯八强战中淘汰南斯拉夫红星队而进入半决赛的曼联队在归国途中,因飞机失事,导致23人丧生,其中包括当时英格兰队的头号球星邓肯。爱德华兹。这场空难,使曼联队夺取欧洲冠军的时间延迟了十年。 悲情球队三:90年代初的南斯拉夫队。   南斯拉夫是东欧的传统强队,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辉煌的篇章,但90年代初的那支南斯拉夫队,却实在令人同情。在1990年世界杯八强赛上,他们在缺少一人的情况下,将后来的亚军阿根廷队打的只有招架之功,可惜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败北。当时的阵容堪称豪华,拥有号称“三朝元老”的苏希奇;有“东半球马拉多纳”之称的斯托伊科维奇;有红星队的“三个火枪手”普罗辛内茨基、萨维切维奇、潘采夫以及武约维奇、尤戈维奇等明星,而后来大名鼎鼎的苏克、博克希奇等人当时都只能当替补,得不到上场机会。  两年后,在1992年欧洲杯预赛中,南斯拉夫队一帆风顺地获得了小组第一,进入欧洲杯八强赛,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南斯拉夫被禁止参赛,替代他们参加比赛的丹麦队倒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荣获冠军,谱写了新的童话。那以后,南斯拉夫分成了几个国家,一代英雄们也是天各一方,也许只有球迷们还记得他们曾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悲情球队四:80——90年代的苏联队。 苏联队一直是以黑马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足坛,但是这种情况到80年代初有所改变。1982年世界杯时,苏联队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他们仅仅是因为净胜球少于波兰而未能进入四强。到了1986年世界杯前,苏联队被认为是夺标的大热门之一,不仅拥有金球奖获得者布洛辛、还有被叫做“雅辛接班人”的著名门将达萨耶夫,以及别拉诺夫、阿雷尼科夫、扎瓦罗夫、普罗塔索夫、契瓦泽等一大批当红球星。  他们在小组赛中大胜东欧老牌强队匈牙利(6:0)一役堪称经典,在与普拉蒂尼为首的法国队的比赛中也差点让对方遭受“滑铁庐”(1:1)。以第一的身份进入十六强,可是在对比利时的复赛中,由于裁判的误判(比利时两个进球都是越位),3:4不敌对手,当时被认为爆出了不小的冷门(比利时后来获得第四名)。  1988年欧洲杯,苏联队先后战胜了荷兰(1:0)、英格兰(3:1)、意大利(2:1),杀进决赛,最后获得亚军。但90年代初,同样由于政治原因,苏联解体,一下子变成了十几个国家,实力和心态都大受影响。在1992年欧洲杯上,随着他们(当时叫独联体队)0:3完败给苏格兰,一个颇具实力,正在上升的球队就此消失了。  更让人遗憾的是,如果苏联不解体,过一两年,他们又会拥有一名超级射手——舍甫琴科,这将是一支多么可怕的球队啊。 悲情球队五:50年代初的匈牙利队。 50年代初是匈牙利足球的鼎盛时期,由普士卡士、科启士、博日克、格罗希奇等世界一流球员组成的匈牙利队以精巧的技术和崭新的打法震动了国际足坛,引导了足球史上的一次革命。  这支球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攻击力极为强大,简直可说是无坚不摧。1953年,面对旧日的霸主英格兰队,他们毫不客气地以6:3大获全胜,这是英格兰队第一次在主场失利。一年后,面对来到客场准备复仇的英国人,匈牙利的小伙子们更是以7:1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在1954年世界杯上,他们同样所向披靡,小组赛9:0胜韩国、8:3胜西德,随后的淘汰赛中又以4:2分别战胜了上届的冠亚军乌拉圭和巴西队(这两场比赛普士卡士都因伤未上场),最后的决赛对手是手下败将西德队,当他们以2:0领先时,匈牙利人认为大局已定,放松了节奏,结果被顽强的德国人连扳三球,轻敌(小组赛曾大胜对手,决赛又领先),伤病(普士卡士带伤上阵),运气不佳(门柱和横梁三次阻挡了他们的进球,一个进球被误判)使他们只能接受“无冕之王”的称号,这是他们四年中唯一的败绩,可却是最关键的一战。  虽然只拿到亚军,但普士卡士和科启士以及格罗希奇分别被评为世界杯的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以及最佳门将。更为悲惨的是,上天不给他们报仇的机会,1956年,苏联入侵匈牙利,普士卡士、科启士等球员都流落到了西方,尽管他们在皇马、巴萨开创了第二次辉煌,可是再也没有找到为国效力的机会。   悲情球队六:70年代的荷兰队。 在70年代前,荷兰在欧洲只是个水平一般的国家,但是谁能想得到,足球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就从这里开始。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打法,令人耳目一新。场上的队员除门将外,全部参加进攻,也全部投入防守,因此在保持强大攻击力的同时,防守也更加巩固。  荷兰队采用这种打法,在世界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4年,不但战胜了东欧的保加利亚(4:2)、东德(2:0),而且南美三雄乌拉圭(2:0)、阿根廷(4:0)、巴西(2:0)也都败在荷兰人的脚下。1978年,他们又先后战胜了伊朗(3:0)、意大利(2:1)、奥地利(5:1)等队;那时的荷兰队,实在锐不可挡。  不幸的是,两次世界杯的决赛,荷兰人都功亏一篑,两次都是在占据场上优势的情况下输给了东道主。但不管怎样,克鲁伊夫、伦森布林克、克洛尔、内斯肯斯以及阿里汉等人的英名将永载史册。 悲情球队七:80年代的巴西队。 从90年代开始,巴西国家队在1994、1998、2002三届世界杯上获得两次冠军,一次亚军,但在球迷们眼里,近20年来,只有80年代初的那支球队才是最好的。  这支球队,尤其是它的中场组合,济科、法尔考、苏格拉底等大师们把艺术足球发挥到了极致,水银泻地般的进攻,令人眼花缭乱的传球,看他们踢球才真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在他们参加的两届世界杯上,布洛辛、达萨耶夫率领的苏联队(2:1);达格利什、斯特拉坎领衔的苏格兰队(4:1);博涅克为首的波兰队(4:0);布特拉格诺领军的西班牙队(2:1);甚至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带队的阿根廷队(3:1)都成了他们脚下的败将。  即便是他们失利的场次,也无一不是世界杯上的经典佳作。1982年,他们小看了意大利队(意队小组赛打的一塌糊涂),在只要打平就可以进入四强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进攻,结果遭到罗西的偷袭而失利。1986年,他们在与拥有铁三角的法国队交手时,双方演绎出了世界杯历史上艺术足球最高境界的对抗,最后在点球大战中饮恨(公正地说,在这场比赛中巴西人占有优势)。  两届世界杯虽然只输了一场(90分钟),但却两次都只能名列第五,是这支巴西队最大的悲情所在。 悲情球队八:80年代的英格兰队。 这个时期的英格兰队先后拥有希尔顿、罗布森、威尔金斯、布彻、莱因克尔、瓦德尔、巴恩斯、加斯科因等超级球星,实力相当强劲。  前后参加了1982、1986、1990年三届世界杯,但成绩不令人满意(两次第六,一次第四)。1982年,他们战胜了拥有铁三角的法国队、来自东欧的捷克队以及亚洲的科威特队,战平了鲁梅尼格领衔的西德队(后来的亚军)和东道主西班牙队,保持不败,可是由于赛制的原因未能进入四强。  1986年,英格兰先后赢了上届季军波兰队、南美的巴拉圭队,在1/4决赛上1:2负于后来的冠军阿根廷队,但如果不是马拉多纳的那个手球,最后谁胜谁负还真是不好说。1990年他们更是不走运,当他们先后战胜比利时、喀麦隆队杀入四强后,却在半决赛的点球决战中输给了后来的冠军西德队。  应该说,英格兰人三次都有机会,倒霉的是他们三次都没能更进一步。 悲情球队九:90年代的荷兰队。 自从70年代荷兰崛起以来,荷兰队从来都不缺乏球星,90年代更是这样。克鲁伊维特、戴维斯、德波尔、斯塔姆、奥维马斯、博格坎普再加上三剑客,怎么看都是豪华无比。  但是在90年代短短的十年间,荷兰人在世界大赛中多次打入四强、八强,但却一次也没有打进决赛。1992年欧洲杯败给丹麦,1996年欧洲杯负于法国,1998年世界杯惜败巴西,2000年欧洲杯输给意大利,四次都是点球失利,实在是太不走运了。 第四类:实力不足型,这类球队很多,个人认为苏格兰队是其中的代表。   悲情球队十:70——80年代的苏格兰队。 苏格兰队在整个70——80年代连续五次(1974、1978、1982、1986、1990)获得了世界杯参赛权,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连续参加五次世界杯的其他球队要么是卫冕冠军,要么是东道主),但是在这五届世界杯上苏格兰却从来没有进入过第二轮。  其实,这五次他们都有机会出线,但总是在对小组中最弱的球队比赛时没打好。请看,1974年,他们是世界杯上唯一保持不败的球队,但由于净胜球(对扎伊尔仅以2:0胜)比南斯拉夫和巴西少而未能晋级;1978年,他们能打败后来的亚军荷兰队,却被亚洲的伊朗队逼和;1982年,在3:0领先新西兰队时放松了,结果被对方扳回两球,也就是这两个失球使他们再次因为净胜球少而排在苏联队之后未能出线;1986年他们掉进了死亡之组,但在最后一场只要战平乌拉圭就可进入第二轮的情况下,狂攻了85分钟(开赛5分钟对方就被罚下一人)未能破门而再度饮恨;1990年,他们能战胜拥有布罗林等大腕的瑞典队,可是却输给了弱小的哥斯达黎加队。  细究起来,遇强不弱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中后场球员(前卫达格利什是欧洲银球奖的获得者;斯特拉坎是80年代欧洲最佳左边锋之一;后卫尼尔和索内斯是当时欧洲最强的俱乐部利物浦的两任队长)。而几次遇弱不强则是缺乏优秀的前锋。可以说,苏格兰自从丹尼斯。劳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世界级的超一流前锋。  锋线上实力不足正是这支苏格兰队不能获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也许,他们应该和不列颠岛上的其他球队组合一下,比如从当时的威尔士队借来著名的射手拉什或是马克。休斯)。 除以上十支球队外,还有一支球队特别值得一说:它是东方的泱泱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球迷,但是它苦苦冲击世界杯近20年,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延续到了新世纪,它才第一次获得了世界杯的参赛资格,可是三场比赛,一球未进,净负九球,着实令人汗颜。相当多的该国球迷,在屡次失望后竟产生了绝望心理,在一些重大比赛前往往盼着它输球。悲情悲到了这个份上,居然有了一丝喜剧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