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说陨石行踪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qq空间说说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简要说说陨石行踪的话,这一篇简要说说陨石行踪应该是您需要的。
简要说说陨石行踪
碰巧看到这个问题,不是很同意高票 @风尘乱舞 的回答。这点放到最后再说,欢迎讨论。
先上结论:绝大部分月球上形成撞击坑的陨石都是熔融或气化(melted or vaporized)掉了,碎掉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要知道通常陨石撞击天体表面时候速度最起码有数十千米每秒,爆破效果比TNT都不知道猛多少倍,跟原子弹倒是能比一比……结果大部分陨石就是砸下来然后碎了?我只能说……你们对陨石的力量一无所知……
陨石撞击某个天体表面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 接触和压缩(Contact and compression)
高速撞到天体表面的陨石,首先会在接触面形成冲击波(shock wave)。
冲击波同时在陨石内部和天体表面向外传播,并剧烈压缩两者(等值线为压强,单位GPa)。
这一电光火石的过程非常快,直径20m的陨石完成这个过程也就1/1000s左右,直径20km的陨石也就只需要一秒钟(Melosh, 1989, 2011)。
什么概念呢?引起1400多人受伤的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小行星撞击事件那颗陨石母体只有不到20米,传说中灭绝了恐龙撞出了直径180km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那颗陨石,母体也就直径10km而已。
陨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是瞬间就被压缩为高压状态(下图中灰色扁扁的一小坨),压强通常能达到数百GPa,而这一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使陨石迅速熔融或气化。当然接触面附近天体表面的物质也一样被熔融或气化了。
2. 挖掘(Excavation)
冲击波进一步挤压和“打开”撞击坑,同时把被挤压的天体表面物质高速溅出(ejecta)。撞击坑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扩大,最终会产生一个过渡撞击坑(transient crater),直径可达到陨石原本直径的几十倍。这一过程还会伴随着天体表面附近岩石的冲积变质、破裂和撞击波引起的震动,但这些都是天体表面原本的岩石的变化,并不是陨石自身的变化。
在撞击坑扩大的过程中,原本被气化的陨石和天体自身的岩石一同被快速射出撞击坑,形成蒸汽热柱(vapor plume,不知道翻译成啥好orz),基本长这样:
(图:Meteorite Impact)
这些物质可能飘散到大气里(会影响周围的大气),也可能再次落回来。如果撞击足够大的话,产生的vapor plume可能达到很高的速度(有时会超过该天体的逃逸速度并飞出天体),这种“撞击污染”可能在火星大气的早期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
3. 重塑(Modification)
上一阶段产生的过渡撞击坑如果比较小,基本会维持原样,那就会形成最简单的碗状撞击坑,太大的话会因为重力而坍塌,那么撞击坑会进一步扩大,而撞击坑中间部分会回弹隆起,形成中央峰,然后中央峰又会不断坍塌,再加上外界的风化,大型撞击坑内部都会比较平坦。这个“大”和“小”的分界点随着不同天体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而改变,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比较大,直径3-6km以上的撞击坑就可能会坍塌,而月球可以维持到15km左右。这个过程已经跟最初的陨石没什么关系了。
↓ 月球上的碗状撞击坑(直径2.5 km)和复杂撞击坑(直径102 km)
然后来说一下 @风尘乱舞 的回答,主要有两个方面我觉得有需要讨论之处。
1.
首先他肯定了会发生“融化和气化”的可能性,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大型陨石坑很难找到陨石体,而小型陨石坑常常能找到”。
恰恰相反,越是大型陨石坑,冲击波强度越大,熔融气化得越快,越不可能碎掉。而是否熔融气化并不是陨石成分决定的,而是撞击速度决定的。这个阈值是12km/s,是绝大多数正常降落的陨石都能达到的速度。此外,产生的撞击坑越大(也就是陨石本身越大越快),熔融气化的部分也就越多(下图注意长度比例尺不一致)。
那么吉林一号陨石那些碎块又是怎么回事呢?恰恰是因为不够大,不够快,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大气层的保护,陨石经过大气层已经重量减少了很多,速度也已经被拖慢了,陨石越小,受到大气阻碍的效果越明显(7000kg以下的陨石通过大气层之后几乎失去了所有的速度,最后其实相当于只是以重力加速度从高空掉下来的大石头而已,9000 kg的陨石还能保留 6% 的初始速度,900000 kg的陨石可以保留70%的初始速度,更大的陨石几乎不受影响),而且和大气层摩擦加热之后还可能已经爆了几次碎了了几次,最后撞到地表的冲击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吉林一号陨石最大的那块不过重1770kg,撞出的撞击坑直径才2米……跟我们日常看到的月球上几公里到几百公里的撞击坑完全不是一个尺度的,何况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至于撞击模拟实验中的碎裂,也是因为实验环境下无法模拟出那么大那么重那么快的撞击体而已。当然如评论区提到的,和撞击角度也有关系,特别倾斜的撞击的话垂直方向的速度分量自然就小了,但除非特别倾斜撞,不然从最后形成的撞击坑形态上是识别不了,所以反推撞击角度很难。。。一般模拟时都是垂直撞,计算时是按45度入射角算。。。
2.
前面也已经说了,撞击坑形态是碗状还是平坦只是是与撞击坑大小和天体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有关,平坦只是因为太大了塌了而已,并不是熔岩的原因。确实大型高速陨石可能会击破壳层,引起火山喷发,撞出幔层物质,月球的大部分月海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些区域之前表面的物质当然会被岩浆覆盖,但并不是说大型撞击坑会直接在撞击的位置撞出了火山(就是一般来说岩浆不是直接从撞击出的那个坑里面喷出来),而是撞击引起的地质活动容易引起附近的地方的火山喷发,还可能引起撞击坑位置对应的天体的反面(antipode) 的火山群喷发,比如火星奥林匹斯区域的火山群的产生,就有可能是受隔了180°正对面的大型撞击盆地希腊盆地的影响(PS:目前为止这只是猜想)……而且这得是非常大型的撞击事件才有可能,所以火山喷发的岩浆覆盖了碎裂的陨石体这一说法我觉得并不能解释大部分中小规模的撞击事件,也不能解释近10亿年火山活动已经不活跃了之后的撞击事件……
(图:Viking: Mars -- Kids Encyclopedia)
Reference
示意图全部改编自Melosh (2011) Chapter 6
Melosh, H. J. (1989). Impact cratering: A geologic process. Research supported by NAS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Monographs o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No. 11), 1989, 253 p., 1.
Melosh, H. J. (2011). Planetary surface processes (Vol. 1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简要qq说说陨石行踪
一、绠字的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 gěng 。知
二、基本字义
绠(绠)gěng
1、汲水用的绳子:绠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2、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三、绠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纟,总笔画是10画。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解析
1、断绠
[duàn gěng]
断了的汲水绳。比喻前后不连贯。
2、汲绠
[jí gěng]
汲水用的道绳子。
3、素绠
[sù gěng]
汲水桶上的绳索。
4、短绠
[duǎn gěng]
绠,汲水用具的绳索。短绠,常比喻才识浅陋。
5、绠套
[gěng tào]
牲口的绳套。《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孙三 老汉一肚子窝囊气全都倾泻到驴身上了。大青驴暴跳不止,一会便乱了绠套。”
教师教书育人基本要求 教师不但是科学知识和能力的传播者、培养者,而且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者,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每位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教师教书育人主要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管教、管学、管思想。 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1。 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本职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遵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态度等方面做学生的楷模。 2。 教师要加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教学。 应根据不同学科,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 教师对学生应有高度责任感,关心学生成长。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深入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鼓励学生进步、树立良好学风,学习上精心指导,生活上细致关心。 4。 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所学专业。 5。 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评定成绩,对学生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理解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遵守学习纪律,提高学习效果等等。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发挥模范学生的带头作用,帮助后进学生实现转化。 6。 教师授课时,要认真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了解学生缺勤的原因。对旷课的学生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关心教学环境的建设,使教室、实验室、训练室等形成规范、整洁的良好教学环境。
绠,念geng,三声 追问 好的 追答 请采纳
绠 bǐng
轮辐近轴处向外突出的部分 [spoke near axle]
绠,车轮也。来――《类篇·系部》源
另见gěng
绠 gěng
同本义 [rope for drawing water]
绠,汲井索也。――《说文》
具绠缶。――《左传·襄公九年》
绠短者,不百可以汲深。――《庄子·至乐》
又如:绠缶(汲水的绳索和器具);绠短绝泉(度绠短汲深)
追答
望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道德高尚。
一、绠的拼音gěng。
二、释义:
1、汲水用的绳子:~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2、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百。
三、繁体汉字:绠
四、绠的部首:纟
五、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六、造字法:形声;从纟、更声
七、相关度组词:
断绠 縻绠 汲绠 绠短 修绠
素绠 绠縻 铁绠 短绠 绠绁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一ノ丶
二、笔顺读写:撇折、撇折、提、横、竖、横折、横、横、撇、捺、
三、词组释义:
1、短绠[duǎn gě问ng]
绠,汲水用具的绳索。短绠,常比喻才识浅陋。
2、朽绠[xiǔ gěng]
腐烂的绳子。
3、绠套[gěng tào]
牲口的绳套。《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孙三 老汉一肚子窝囊气全都倾泻到驴身上了。大青驴暴跳不止,答一会便乱了绠套。”
4、素绠银瓶[sù gěng yín píng]
指从井下汲水的器具。
5、绠短绝泉[gěng duǎn jué quán]
犹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mi,第四声